员工工作效率低下经常各有各的原因,即便同一个部门不同的员工之间,原因也往往各不相同。
但归结起来也无外乎五方面的原因,
其一,员工岗位能力胜任度有问题。员工工作能力不达标,完全不会做或业务不熟练,导致无法产出或产出不顺畅。
其二,管理者用人问题。管理者不能合理用人,更谈不上用人之长,导致工作产出效率低下。
其三,员工态度层面问题。福利待遇缺乏竞争力、晋升无门、管控不到位或部门氛围差,导致团队气氛压抑,士气低落,工作投入度低,影响整体产出。
其四,员工作业空间问题。很多企业,虽然业务部门担负创收重任,但却是公司里地位最为低下的部门,制度僵化,流程繁琐,审批低效,做工作像求人,效率如何能高?
最后,业务模式僵化过时。模式的过时,往往把产出效率上限限制在较低水平,导致整体性低效。
出现上面这几类问题,如何应对?当然,这也是管理者提升员工工作效率的五个方向,具体如下,
一、管理者要不断提升员工岗位能力胜任度。
主要是在四个方向发力,
1.重视部门内部岗位工作职责优化,以尽可能避免相关岗位对员工个人能力的过于依赖。
也就是说,不能把部门核心业务能力过多集中在某个岗位上,这样容易引发多重问题。比如离职空缺难弥补,员工工作上手难度大,容易被现有骨干员工绑架等。
2.阶段性岗位胜任能力考核,连续不达标者及时淘汰或调岗,确保最优胜任度。
可以允许员工暂时能力不达标或业务有短板,但不能一直无改善;尤其是针对部门存在多岗位且需要彼此合作的情况,一个岗位不胜任,直接导致整条业务流产出效率严重受阻。
3.针对有短板的员工,通过数据定位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弥补;确保长板更长,短板至少不影响产出。
4.制度性复盘进化机制搭建,确保团队认真复盘,精准提升,进而保障效率。
二、管理者要不断提升个人能力模型与对应岗位要求匹配度。
对所有人而言,做自己不擅长或不喜欢的工作,几乎都是一场噩梦,更无从谈起工作效率。
但反过来,员工做的都是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往往能最大程度上唤醒个人内驱力,甚至一个顶多个,必然也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三、管理者要不断提升部门员工工作内驱力。
这里有三个方向需要重点关注,
1.制定有充足竞争力的薪酬考核机制,简单大气,让员工通过实现圈内一流的业绩获得一流的回报。
2.制定科学明确的晋级机制,为员工明确晋升路径及要求,减少人为因素干扰,让高薪高职主动权掌握在员工手中。
3.良好的部门氛围打造,管理者带头以身作则,尽可能实现部门内公平公正、友好互助、简单直接及开放包容等的小氛围,让员工不为负情绪或负面感受所扰。
四、管理者要不断优化部门员工作业空间。
这需要彻底扭转管理者的管理定位,一切只为一线业务开展提供服务或资源,一切只为实现或提升客户满意度。
这需要从三个方向发力,
1.优化业务开展效率,尽可能去掉不必要环节;并注意加快审批效率。
2.适度授权,运营层面的决策权尽可能下放到一线管理者,实现快速反应以应对市场竞争,实现快速决策以提高效率,实现快速调配资源以快速处理问题等……
3.一切只为一线服务。一线需求就是企业管理层及职能部门工作的方向,管理层及职能部门要主动出击而不是坐等业务部门来找,甚至来求。
五、管理者要注重通过业务模式创新,根本性提升员工工作效率。
现有框架之内的修修补补,可以直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但无法实现根本性好转,所以管理者需要重视模式创新,通过局部微创,取得一定效果后,逐步拓展到其他模块,进而逐步实现全局性模式创新。
彻底跳出现有业务框架,鼓励并带头尝试创新,创新永远是最好的效率提升方式。
结语。
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可以从多个视角入手,但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充分考虑团队现状。比如,一个稳定性都是问题的团队,要做的就是先稳住团队,然后多做些加法,比如,良好的业务培训及有竞争力的考核机制,而不是一上来就抓员工胜任情况,不达标就拿掉,这样估计团队很快就没人了。对于一个团队而言,稳定及执行力无法保障的情况下,这两点永远是首要工作目标。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抓员工效率这块,管理者经常犯的错误就是抓小失大,在员工存在重大缺陷的情况下,却盲目追求某个小微模块的精益求精。或者直白说,房子都盖歪了,还想着装修用什么地砖,这个,真不叫远见。
清新召开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
南方日报讯 (记者/贺欢 通讯员/黄志坚)5月9日,清新召开...(58 )人阅读时间:2022-11-23中国科协召开2021年度宣传思想工作会议
中国科协召开2021年度宣传思想工作会议(83 )人阅读时间:2022-11-23宁夏日报评论员: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十八论深入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122 )人阅读时间:2022-11-23奉贤区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八进千讲新思想
11月18日下午,奉贤区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100 )人阅读时间: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