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美丽神奇的土地,这是一方充满希望的绿色家园。走进扎兰屯,林海茫茫,郁郁葱葱,青山绿水间,彰显着实施十年来退耕还林工程辉煌的成果。
自2002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林业局设立了办公室,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印发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方案》,把退耕还林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的战略举措,将工程建设纳入市委对乡镇年终考核内容,作为书记工程来抓。将管护责任落实到项目乡镇、村组、农户,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职责,形成了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吹响了"退耕还林、荒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号角。
为把工程实施好、管理好,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林业部门和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传和科技培训,利用各类宣传媒体、通过与农民进行面对面交流等多种宣传形式,把退耕还林的惠民政策宣传到位,使政策深入民心,家喻户晓,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对退耕还林重要意义的认识,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户自觉参与建设和管护退耕还林工程的积极性,为全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工程实施过程中,市退耕办科学编制退耕还林规划和年度作业设计,合理配置树种,签订《退耕还林合同书》,任务和责任一次性落实到户,有效促进了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和效益的发挥。市领导多次深入实地检查指导,林业技术人员深入实地进行外业勘测,广泛征求意见,为推进工程建设提供了详实、准确、科学的依据。同时严把工程质量,严格工程管理,深入林间地头具体指导,使广大退耕户普遍掌握了栽植技术,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雨季补植会战中,大力提倡应用容器苗造林,适时组织苗穴除草,提高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
为确保工程检查验收结果真实有效,市里成立了检查验收工作组,制定了《退耕还林工程检查验收细则》,应用GPS测量面积和定位,采取"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等措施,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在规范档案管理工作中,落实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完善各项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规范性,为退耕还林宏观决策、政策兑现提供了可靠依据。
为加强项目区管护,市政府下发了相关文件和管护办法,各项目村成立了管护组,实行警示标牌与生物、机械围栏相结合,专业护林队伍与承包管护相结合的办法,有力保护了退耕还林成果。
为切实做好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兑现工作,确保各项补助资金足额发放到户,市政府及时下发《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实施方案》,各项目乡镇严格政策兑现程序、兑现标准、兑现时限,不折不扣地将政策补助发放到退耕户手中。对退耕还林合格地块面积及时确权发证,让林农吃下了"定心丸"。并把林权证作为加强退耕后林地、林木保护管理和防止复垦的重要依据,极大提高了林农加强林地建设管理的积极性。
退耕还林工程改写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历史,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并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曾经一度荒凉的山坡重新披上了绿装,昔日广种薄收导致水土流失的荒山秃岭,如今又恢复了山清水秀的面容,到处绿意盎然,生机一片。从2002年到2012年的十年间,全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作业面积达31.15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1.25万亩,配套荒山造林16.4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0.04%,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生态保障。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农畜林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合理调整,增加了退耕农户的收入,实现了兴林富民的目标,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全市累计兑现国家政策补助资金2亿元,涉及1.2万户,4.6万人受益,退耕户人均收入4438元。广大退耕户在得到国家提供钱、粮补助的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现了较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带动了榛子产业、沙果产业、林下经济、林区牧业和森林旅游"五大产业"迅速发展,年创经济效益达20亿元,广大林农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为全市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林业产业创业创新之路,成为振兴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获得了国家林业局和中国农林工会联合表彰的"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自治区政府表彰的"重点区域绿化先进单位"、呼伦贝尔市绿化委员会表彰的"退耕还林工程先进奖"。建设了林药、林草间作模式后续产业基地,以舍饲圈养方式发展了肉牛、肉羊、奶牛、野猪、马鹿等特种养殖业。各类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力量,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全市林下产业快速发展集蓄了后劲,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退耕还林工程"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的最终目标。
伴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带动了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退耕还林后,工程区陡坡耕地逐渐退了下来,剩余劳动力增多,广大干部群众广开门路,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多种经营、农畜林产品的贮藏、加工、营销,使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加快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广袤的农村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1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在扎兰屯市退耕还林建设者的心中,却是铭记心灵的永恒。10年间,全市林业产业蓬勃兴起、成就喜人,百姓们过上了越来越幸福的生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扎兰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它立足生态、经济兼顾的建设起点,成为关乎经济、社会、民生重大战略全局的一个突出亮点,成为扎兰屯市绿色崛起、科学发展的生动一翼,实现了"生态得保护、农民得实惠、产业得发展、经济得壮大"目标,为创建"生态强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扎兰屯市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市现代林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退耕还林工程让和谐惠民的春风,吹遍扎兰大地的青山绿水,让这颗绿色明珠绽放出更加绚丽灿烂的光芒。(张万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