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兰屯,新闻中心,扎兰屯新闻网

扎兰屯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扎兰屯新闻中心 > 三农热点

这场研讨会聚焦当前“三农”热点话题,听听有哪些新观点

时间:2022-08-30人气:作者: 小编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减贫治理何去何从?共同富裕目标之下,社会保障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发挥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有哪些重要抓手……这些都是当前“三农”领域的热点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试图找到答案,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8月22日,一场主题为“社会保障、减贫治理与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公共管理前沿问题研讨会在华南农业大学举行,研讨会由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省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广东省减贫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共同主办。

来自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学者,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围绕社会保障、减贫治理共同富裕等关键词进行了深入探讨。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已成社会热点议题

研讨会分为上午的主题演讲和下午的主编圆桌论坛两个环节,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史传林在主持主题演讲环节并作总结。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蔡茂华在致辞中表示,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优化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把握和彰显社会保障对减贫治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作用,推动社会保障与共同富裕研究,而这正是研讨会的意义所在。

在主题演讲环节,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闽钢作了题为“多维度贫困视角下低收入家庭的分群分级服务体系构建”的演讲。他将研究重点放在低收入家庭的多维贫困测算和服务需求等问题上,并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群分级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其目标在于促使社会救助根据家庭结构、困难程度和需求差异提供多远的干预服务,满足多样化的低收入家庭的发展需求。

中山大学教授岳经纶则以“迈向共同富裕: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关键议题”为题,从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角度思考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同时列举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五大挑战,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改革的四项关键议题。

四川大学教授张浩淼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对建立高质量社会救助制度进行了探讨。他指出,在共同富裕的视角下,社会救助不应再被视为保障生存的制度安排,而应是提升低收入群体生活品质和福祉水平的有效手段。要通过高质量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来拓展救助范围,保障低收入群体的最基本生活并促进其发展,使之成为有效应对相对贫困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政策工具。

破解“三农”难题仍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

“乡镇干部能力提升是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琦在主题演讲中直言。他解释了干部提升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界定了相关概念的定义和内涵,并通过对其调研成果的分析论述了干部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相对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左停把目光聚焦于农民的福利问题,他以“差异、差距与挑战:共同富裕愿景下中国农民福利制度的讨论”为题,主要探讨了差异化福利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中国农民福利水平的差距以及如何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应对这种挑战。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开云则结合在广东省南丰镇等地实践考察的经验,分享了他对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模式实践与未来导向的思考,一方面从帮扶主体、内容、单元机制等方面详细介绍这种模式的特点与实践亮点,另一方面也阐述了该模式所面临的四项困难与挑战,在此基础上顺势提出他对于该模式未来路向的建议。

此外,中山大学教授申曙光在全新的框架和视角下分享了自己对于医保减贫的新思考。他从减贫、发展和宏观背景三个方面提出“医保减贫”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他认为,“医保减贫”需要从主体与方式等方面转变思维,并提出了协同治理、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慢病管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罕见病综合保障体系的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六个方面的新对策来适应新的要求。


标签:

本类推荐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