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跟随浙商银行“一行一校”教育公益调研,来到了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丰收中心小学。
9月初的敖汉旗,已然一幅秋日景象,旱坡地里的小米即将成熟,孩子们也返校开学。
与一般城区小学不同,这所位于敖汉旗中南部的丰收中心小学,是一所乡镇寄宿制中心学校,不少一年级的孩子,就早早被送进了学校寄宿。他们中大多数是留守儿童,或来自单亲家庭,学习和生活两块重任,都交到学校和老师手中。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丰收中心小学
据了解,这所学校服务区域覆盖8个行政村,1.8万人口,现有教学班17个,在校生513人,寄宿生312人,小学寄宿比例超过3/5。敖汉旗丰收中心小学校长刘英文说:“每年这个时候,学校的孩子都翘首以盼。不仅迎来了开学,还会迎来浙商的‘亲人’。”
爱在金秋,情满丰收
浙商银行送上“开学大礼包”
铅笔、作业本、零食礼包……当这些礼物堆放到孩子们面前时,这群稚气的孩子难掩脸上的笑容。
孩子们收到“开学大礼包”
“不要急,人人都有。”伴随着一个个期待的目光,孩子们都收到了浙商银行北京分行和呼和浩特分行精心准备的“开学大礼包”。仔细看才发现,每个作业本后面,还印刷着保护视力和卫生常识的小提示——“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勤刷牙漱口”,这些文字仿佛儿时妈妈时刻在耳边“絮叨”的话语,提示小朋友保持良好习惯,孩子们也从这样的细节里,感受到来自浙商银行叔叔阿姨的关爱。
作业本后面印刷着保护视力和卫生常识的小提示
浙商银行为孩子们准备的铅笔
敖汉旗丰收中心小学校长刘英文告诉记者,“每年开学季和六一儿童节,浙商银行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活动,有孩子告诉我,看到这群叔叔阿姨,他比过年还开心。”
2021年初,浙商银行确定丰收中心小学为该行“一行一校”结对帮扶学校以来,北京分行、呼和浩特分行先后帮扶修建学校大门、改造宿舍淋浴室和供暖系统等软硬件。
改造后的学校淋浴室
与此同时,在了解到学生里留守儿童、出身单亲家庭的比例较高后,浙商银行的志愿者多次实地看望孩子,通过一次次护眼护牙行动、安全教育培训、认领“微心愿”等活动,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9月初的敖汉旗,白天温度还算高,一入夜气温直转而下,凉意沁骨。过去,学校取暖用的是老式取暖锅炉和介质油,温度不达标且设备老旧,存在容易烫伤等安全隐患,学生无法正常取暖或使用热水洗漱。
结对帮扶以来,学校换上了全新的供暖设备,不仅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节温度,还安全环保。
全新的供暖设备
全新的淋浴室,每间能容纳二三十人,热水洗漱比过去方便多了。学校的生活老师告诉记者:“过去天气冷的时候,有的孩子一星期都难洗一次澡,现在孩子们随时都能用上热水了。”
校园是梦开始的地方
支持教育帮扶是初心和本能
“乡村要振兴,乡村教育一定要振兴。”在丰收中心小学“一行一校”结对帮扶工作交流会上,敖汉旗教育局局长葛学文颇为感慨:“2017年前,敖汉旗丰收中心小学还是土坡路、土操场,经过三四年的努力,拥有了基础的教学设备,操场也不比北京学校差。”
“一行一校”结对帮扶工作交流会
敖汉旗丰收中心小学操场
这次开学季,浙商银行又提出了新的“关注点”。
“我发现学生宿舍没有储物箱,没有饮水机,这些肯定要列入下一次的资助计划。”在北京分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李权看来,“校园是梦开始的地方,支持教育帮扶是初心和本能,需要久久为功,日积月累。”他还邀请优秀学生去北京看天安门,看升旗。
呼和浩特分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孔祥坤在交流会上说:“作为一名赤峰人,我的感触很深,通过教育,很多学生才有机会从乡村走到城市。浙商银行将一如既往做好服务保障,让孩子的梦想扬帆起航。”
据了解,浙商银行2019年开始在全行范围推行“一行一校”结对帮扶,3年来,已结对乡村小学24所(浙江省内9所),累计投入1859万元,对学校基础设施、生活环境、教育质量和素质教育进行全方位支援,帮扶学生超7500名。
下一步,浙商银行将立足新发展阶段,紧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政策机遇,继续推动“一行一校”教育帮扶做深做透,争取将结对学校打造为山区教育现代化样板,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