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承载民生、凝聚民心。一年来,我市基层工作者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以小切口推进大治理,通过网格化治理、志愿服务、红色物业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扎实举措,演绎了一场基层实干为民的生动实践,以贴心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聚合多元力量 聚焦楼道“小切口”实现治理“大突破”
从槐荫区兴福街道锦绣城社区南门进入,纵贯社区的“锦绣红”主题广场格外引人注目。沿路走来,手机扫码可听可看锦绣小剧场、社区榜样等。近年来,锦绣城社区通过“双报到+进楼道”“一站双服务”“党群朋友圈”等工作法,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锦绣红”党建坐标系,着力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米”,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社区党组织离群众最近,当好群众主心骨和贴心人,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一步、关键一环。兴福街道锦绣城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群众。“居民期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兴福街道锦绣城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艾铭震说。
锦绣城社区始终坚持主动察民情、听民意、帮民困、解民忧,不断以优质服务将便利送到群众心中。锦绣城社区的居民满意度高,得益于自2014年起就着手构建精细的“红色网格”治理体系,从党员管理到文明创建,从疫情防控到党群活动开展,网格员及时了解掌握所管辖网格内的人、事、物、情等基本信息,真正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格中做”。2019年,槐荫区委办公室、锦绣城小学党支部等7家“双报到”支部到锦绣城报到,给社区网格化治理带来了更多党群资源。社区党总支积极调动小区地产公司、物业及“双报到”支部等多方资源,相继解决小区绿化缺失、道路坑洼积水、电梯维修、门禁、垃圾清运、监控安保等居民关心关注的问题,实现了条块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也架起了党群关系的“连心桥”。
作为社区“大家长”,艾铭震对社区的人和事如数家珍。他已经将自己的工作融入涉及居民的方方面面,为社区大事小情“操碎了心”。“我理解的党建分三部分,第一是把党的惠民政策传达、落实到居民身上;第二是构建和谐社区,让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行业、习俗不同的居民能互相迁就、互相适应;第三是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艾铭震心中的党建工作就是致力于凝聚人心,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归属感。
2019年6月,锦绣城社区党总支与中建东孚物业济南分公司党支部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借助党建共建契机,艾铭震提出了“两委进楼道·民声早知道”工作法。他将党群服务中心调整为“全科社工”服务模式,将多个“窗口”、多人负责的服务事项整合为“一岗全能”,同时把物业客服请到党群服务中心办公,实现“一站双服务”。解放出来的“两委”将办公桌搬到小区楼道门口,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敲门”,收集民声。问题收集上来了,解决是关键。艾铭震积极协调建立了“双报到+进楼道”微信工作群,将问题矛盾梳理分类,形成问题清单,及时发布、认领、办理任务,各个部门配合十分默契。涉及到多部门合作的,社区党总支牵头召开工作推进会,协调党群资源,让居民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得以解决。困扰居民五年之久的空调防护网易脱落问题在兴福街道、锦绣城社区和物业等多方努力下顺利拆除,空调外网统一加固;大尧风华盛景小区500多户居民期盼已久的450平方米非机动车棚建设完成,能同时满足600余辆非电动车停放需求……随着工作的推进,“两委进楼道”在全区得到推广,并逐步完善为“四员进楼道·民声早知道”,为全区基层治理提供了“兴福经验”。
聚焦民生需求 以志愿服务解锁幸福“密码”
在市中区舜耕街道舜华社区,志愿者就像流动的火炬,走到哪里,就照亮哪里。一直以来,舜华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按照“居民所需、志愿者所能”的原则,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作为推动社区治理创新的有效载体,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让“文明”融入城市血脉,浸润人心,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合力,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成为舜耕街道志愿服务不停歇、文明创建无止境的真实写照。
今年以来,舜华社区坚持以“争当先锋、奋力突破提升”为主题,以“乐和党建”项目为抓手,将党建文化与传统大舜文化有机融合,挖掘传统文化中好的家风家训、廉洁文化元素,创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传统与现代的传承中思考和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社区党员、志愿者和居民在舜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围坐在一起,话家常、聊变化,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共同为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献计献策。针对社区人口多、管理难等问题,舜华社区打造“乐和舜华”党建品牌,其中包括“乐和e家”“乐和清风”“乐和尚善”“乐和聚能”“乐和养正”五大板块,打造舜华社区志愿服务团,组建“邻里帮帮团”“益家人”等9支志愿服务队,吸引志愿者100余人,开展关爱社区空巢老人等服务项目23个,建好文明实践阵地,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就有了阵地,活动更成体系、更有效果。”舜华社区综合党委书记刘瑞霞说。
成立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队开展劝导活动,树立“人人学习交通规则、人人遵守交通规则、人人出行文明礼让”新风尚;开展“垃圾分类——我是小小宣讲员”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以“小手拉大手”带动整个家庭,维护社区环境;结合各时间节点,开展“嘉年启新芳文化进万家”“德润家风清廉家庭”“魅力女性花漾生活”等主题活动……随着一系列丰富多彩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舜华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增“厚度”、拉“长度”,让志愿服务惠及百姓,营造浓厚文明氛围。
社区是居民群众的生活家园,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舜华社区让文明实践“搭台”、志愿服务“唱戏”,注重把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机融合,整合“双报到”单位、红色物业联盟、志愿服务组织、爱心企业等力量,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推动志愿服务触角延伸到居民家门口,真正惠及群众所求。
阵地常在、活动常态、内容常新,新时代文明实践更有生命力。眼下,舜华社区不断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以群众“点单”、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的方式,不断推出高质量服务,真正实现群众活动有去处、服务有保障、精神有寄托。同时,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起“网格化+志愿服务”的工作机制,使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从一个个“点”、一条条“线”,织成一张张“网”,让志愿服务更精准高效。舜华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建立开放式大讲堂,宣传党的理论方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同时围绕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打造“孝亲、睦邻、养正、明礼、尚乐”五大板块,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讲好身边小故事,传递社区大的正能量。
坚持把机制建设作为各项工作推进的抓手,舜华社区建立“1+1+n+x”网格架构,通过“社呼街应”“街呼区应”,把力量下沉到网格、汇聚进网格,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化解问题。社区注重发挥、调动好物业在社区治理中的基础和支撑作用,街道层面建立红色物业联盟、社区层面设立“物业红黑榜”,对物业进行定期考核评选,不断提高物业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满意度。
打造“红色物业” 心系急难愁盼助推社区蝶变
穿过世纪佳园小区刚刚扩建的林荫大道,一座焕然一新的喷泉出现在居民眼前,颜色各异的锦鲤畅游在碧水之中。世纪佳园这个老旧小区,俨然蝶变成了一处“花园洋房”。
据了解,世纪佳园所处的市中区二七新村街道建南社区是一个“三多”社区——商业小区居民需求种类多、机关事业单位宿舍及老年人多、部队大院居住的干部及家属子女多。针对社区“三多”特点,建南社区综合党委立足实际,以“红色物业”破题,探索打造“南·风”党建品牌,以社区的正面形象和温暖服务聚人心、汇合力,形成了心齐气正、向上向善的社区新风尚,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
坚持“一核引领”,以“强党建”把牢“新航向”。社区坚持党建为核,凝聚各方资源和力量,推动物业服务真正“红”起来。突出社区综合党委的引领作用,采取小区联建、组建功能型党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等方式,实现物业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加强对物业企业和业委会党建工作的指导,强化为民服务意识,为打造红色物业奠定坚实基础。探索建立“4+4”体系,即通过以社区综合党委—网格党支部—物业党组织—居民党员为主的组织体系,引领以“两委”成员—网格员—物业管理员—楼组长为代表的工作体系,通过组织和人员的互通互补,突破矛盾瓶颈,打通服务渠道,开拓资源领域,办妥民生实事,实现“支部建在格上,组织嵌入格中,党员扎根格下,工作遍及格内”。
坚持“三轴联动”,以“小支点”撬动“大格局”。社区充分发挥红色服务、红色队伍、红色文化的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成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社区综合党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联合物业企业推出定制服务、点单服务、链式服务,针对小区不同特点,物业企业在提供基础物业服务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事而异提供差异化定制服务,推行“言出必行好物业”模式,通过物业履职述职、业主评议评价,梳理确定“不满意事项”清单,社区网格员持续跟踪督促,直至问题解决,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同时,社区充分发挥居民力量,依托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物业管理队伍、业务监督队伍,借力于民、谋利为民,成立3支红色志愿服务队,吸纳志愿者200余人,开展疫情防控、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垃圾分类宣传、文明养犬引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年均130余次,让“人人争当志愿者”成为社区文明新风尚。
坚持“四化提升”,以“优机制”赋能“善治理”。社区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工作路径,以红色物业“塑优势、创品牌”,促社区服务“提高度、增温度”。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目标,从“办事提速、服务提质、工作提效、能力提升、作风提优”5个方面发力,开展“争当先锋行动、阳光管理行动、暖心奉献行动、品质样板行动、文明新风行动”5大行动,营造“企业争先锋、服务争一流、管理争标杆”的浓厚氛围。遵循“社区主导、物业支撑、双报到单位补充、居民参与”的原则,社区梳理10大类为民服务实事,建立“一事一台账、一日一清查、一月一盘点、一季一总结、一年一归零”工作机制,确保工作一抓到底、落实见效。两年来,累计为辖区居民办理物业引进、路面翻修、非遗传承、青少年托管等为民实事150余件。
莆田市霞林街道:多措并举做好拆迁安置信访工作
近期,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积极探索问题化解途径,有效解决拆迁...(79 )人阅读时间:2022-12-21社区蝶变 幸福加码
一年来,我市基层工作者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以小切口推进大治理,...(62 )人阅读时间:2022-12-21以技术领航,厨卫电器专家万和荣膺“2022年度中国厨卫产业领
12月15日,由奥维云网(AVC)主办的主题为“破圈解链融圈...(186 )人阅读时间:2022-12-21【微特稿·时事与军事】“美洲狮”集体趴窝 德军方暂停采购
【微特稿·时事与军事】“美洲狮”集体趴窝 德军方暂停采购,德...(188 )人阅读时间:2022-12-21